一个孩子运动还是不运动,几年之后差别竟然这么大!

文:爱科运动

公众号ID:TAY-Eco_walker1

 

最近,在小区里,我留意到一对父子,他们总是从傍晚开始练习跳绳,或者是一起跑步,,父子俩默契十足,几个月下来,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对父子跳跃的身影。偶遇过几次,总能看到小男孩一张朝阳般明媚的笑脸。

 

反观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小孩,不是写作业就是上兴趣班,小小年纪,尚未发育完善的鼻梁骨上已经架起了厚厚的酒瓶底儿。

 

孩子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,却唯独没有运动这一项。

 

运动,是最好的健康补充剂

 

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,不管是学校,还是家长,还是孩子自己,脑海中都有个根深蒂固的“信念”:运动与学习冲突。而那些崇尚体育运动的国家,他们的小孩却能在学习与运动间游刃有余。

 

《最强大脑》第一季有一期国际赛的对决中,“蛋叔”李勇的儿子李云龙与意大利少年安德烈的对阵是最有戏剧性的。节目中,因为压力过大,李云龙在现场失声痛哭,成功把李云龙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许多网友直言李云龙赢了比赛,但是丢了快乐和童真,总让人高兴不起来。

 

 

再看意大利选手安德烈,在片头的自我介绍花絮里,安德烈说自己“喜欢足球,也喜欢其他所有的运动。”他不仅可以享受自己的周末,而且每天下午都可以去踢足球,并且秀了几下踢球的画面,妥妥的阳光小少年啊!

不得不说,李云龙就是普通的中国小男生形象代表。早早带着眼镜,身材稍胖,在自我介绍里他说自己每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,非常辛苦。

 

比赛结束后,身为评委的李永波在节目中就表示:

刚才的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,安德烈说过他可以有周末,可以有半天的时间去享受足球,而李云龙没有。我觉得场上这个压力,往往就来自于平时,我更希望李云龙的父亲,能够给他更多的时间。其实他们两个人都完成了挑战,只是李云龙用的时间稍微短了一点,可是他失去了自己童年很多快乐的时间,我觉得这样的胜利未必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。

是啊,为什么我们总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有聪明的头脑,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运动健康;我们总是在孩子饮食上给予最好的辅助,却忘记了其实运动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健康补充剂

 

运动,培养自信,激发斗志

 

近年来,中国学生军训可以猝死、长跑可以猝死、体测可以猝死、打篮球也可以猝死,不是过重就是过瘦,青少年近视率接近90%。

 

研究表明,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之外,户外运动是预防近视眼最好的办法

 

梁启超说:“少年强则中国强”,强首先表现在身体素质。中国在奥运会上拿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,但在中国孩子弱不禁风的身体面前,我们赢尽奥运金牌也枉然!

 

可能有人要问了:不是一直强调人各有志,不要攀比吗?为什么运动这个事儿要跟别人比呢?

 

我的回答是:运动这个事儿还就是要比的!你在运动场上不比什么时候比?

 

从小坚持运动,不仅让孩子有个好身体,最重要的是,很多东西不用你说教,孩子在体育运动中自己就都学到了。

 

一个孩子运动和不运动的,差别几乎是肉眼可见的

 

几个月前,我家小朋友所在的足球队迎来了一位新的队友,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。这个小孩身材有些瘦小,胳膊细白嫩幼,像豆芽一样,眼神中有藏不住的怯弱,在这群活力四射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
刚上球场的时候很怯,看到别人冲过来时,他不是往前冲,而是下意识往后躲,看得家长惭愧得直摇头……

 

后来教练和队友都鼓励他,帮他逐渐发掘出自己的优势,虽然孩子身材矮小,但是很灵活,他可以用灵活的脚步晃过对手,也可以通过预判事先占住球的位置,虽然对手个头比他高大,但就是抢不到他的球。结果这孩子越踢越有信心,斗志和勇气也随之被激发了

 

本来一个娇滴滴的小男孩,几个月下来,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,按照教练的话说,“这个孩子特别man”!

 

孩子就是需要这种对抗性强的运动不断磨练自己!不用过于担心孩子会受伤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伤痕,将会成为小小男子汉的勋章

 

运动,是治疗抑郁的

 

《奇葩大会》曾经来过一位老师,讲有位学生觉得自己活不下去,他就带学生去喝酒,喝完酒就去工体看球。他对学生说:“跟着骂。”

 

学生诉苦:“我不行。”

“有什么不行的,老师给你起个头。”

 

结果他们就骂了一个整场,出来后,学生对他说:“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这么痛快过。”

 

后来这个学生办了一张北京国安的联赛季票,逐渐摆脱了生活的不快。

 

这位老师总结:“体育场是治抑郁的。”

当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,运动就是生活对你最大的补偿。经过运动洗礼的人,才更能重拾对生活的信念,更有可能三观正当、心理健全。

 

如果一个从小不爱运动的人,他可能无法体会到运动的乐趣,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能常年坚持运动,还钟情于足球、马拉松、摔跤等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,而且可能整场比赛下来,他们或面红耳赤,或骂骂咧咧。

 

无论你亲身沉浸在运动中,还是仅仅作为旁观者,在身体碰撞、忘情吼叫时,大脑产生多巴胺、血清素、正肾上腺素,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就是让人心情愉快、精神亢奋。

 

运动,也是需要“逼”一把的

 

运动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可小觑,也有不计其数的孩子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诸多好处。

 

可是有些父母会说:

“孩子难以坚持!”

但我更想说:

“不,是父母难以坚持——” 

孩子太苦太累,那我们不练了!

孩子闹情绪,那我们不练了!

耽误孩子学习,那我们不练了!

我“心疼”孩子,所以我们不练了!

理由、借口,信手拈来。可是,从来没有一件事情是一蹴而就的,包括体育运动。

 

去年,有个话题引发了热议:妈,你当初为什么没有逼我一把

 

在《向往的生活》中,一个叫吕思清的男人火了,因为父母的逼迫,让他成了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节目中其他嘉宾无不感叹,年少轻狂时,当自己坚持不下来的时候,父母为什么没有再逼自己一把?


 

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儿,高兴了就喜欢,痛了累了有情绪了就退缩,即便某项运动是最开始的兴趣爱好,在遇到困难或吃过训练的苦后,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放弃,当出现这种情况时,为人父母,您是否在心智里扎根了一颗坚持的种子?还是因为孩子的情绪化而心疼不已

没有坚持不了的孩子,只有坚持不了的家长。

 

体育不止是训练,更是学习,孩子运动或是学习的兴趣,其实都是很脆弱的,就像黑夜里的一颗小火星,很容易熄灭

 

而父母要做的,就是为孩子添一把火,鼓一把劲,在孩子的意志动摇时,坚定地扶他一把。

 

要知道,孩子现在运动时流的每一滴汗,都不会辜负未来的自己

 

几年之后,孩子一定会感激父母当初“狠心”的逼了自己一把。因为这份逼迫,才让孩子成为了更好的自己。

首页
电话
邮件
短信

在线咨询

  • 扫一扫,加我微信
  • QQ